QX∕T 285-2015 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格式(气象)

ID

9C855C9288544DCFA5203D1EABA30018

文件大小(MB)

0.51

页数:

1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8-27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07. 060,A 47,中 华人民共和 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285—2015,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格式,The data format of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index,2015-07-21 发布2015-12-01 施,中国气象局 发布,QX/T 285-2015,目 次,刖言..山,弓丨言.. IV, 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 1,4 文件命名 . 1,5 文件结构 . 2,6 文件内容及格式. 2,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离层闪烁指数计算公式 3,附录B(资料性附录)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文件结构示例.4,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内容及格式5,参考文献8,I,QX/T 285-201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全国卫星气象与空间天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空间天气监测预警分技术委员会(SAC/TC,347/SC 3)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江、徐杰、赵文化、曹静、黄锦渊,皿,QX/T 285-2015,引 言,电离层是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的重要对象之一。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是空间天气监测预警的重要基,础,对卫星通信和导航具有重要意义。制定本标准,是为了保证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的适用性及可交换,性,满足空间天气业务服务的要求,为我国开展电离层预警预报、服务和科研奠定重要基础,N,QX/T 285-2015,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格式,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的文件命名、文件结构、文件内容及其记录格式,本标准适用于电离层观测中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QX/T 129-2011气象数据传输文件命名,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电离层 ionosphere,地球大气的一个区域,高度范围在60 km.1000 km,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足以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QX/T 130 — 2011,定义 2.1],3. 2,电离层闪烁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无线电波经过电离层时幅度或相位发生快速起伏的现象,3. 3,电离层闪烁指数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index,用于描述电离层闪烁强度的指数,包括幅度闪烁指数和相位闪烁指数,3. 4,幅度闪烁指数 amplitude scintillation index,穿越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幅度变化的指数,注:通常用S4表示,计算公式参见A.1,3. 5,相位闪烁指数 phase scintillation index,穿越电离层的无线电信号在一定时间间隔内载波相位变化的指数,注:通常用气表示,计算公式参见A. 2,4文件命名,文件名应符合QX/T 129 — 2011第3章规定的文件命名规则,格式如下:,Z_SWGO_I_ originator_yyyyMMddhhmmss_P_INST_index. txt,1,QX/T 285-2015,各字段含义如下:,a) Z:固定字符,指示国内接收和处理的各种探测资料和产品;,b) SWGO:固定字符,指示空间天气地基监测数据;,c) I:固定字符,指示〇riginator字段按编报台站的区站号进行编码;,d) originator:编报台站的区站号;,e) yyyyMMddhhmmss:文件的生成时间,使用国际协调时(UTC),用年月日时分秒表示,长度固,定,中间没有特定取值时,以数字“ 0”填充;,f) P:固定字符,指示电离层闪烁加工产品;,g) INST:4个字符电离层闪烁接收机标识代码。IOSD代表GPS卫星单频电离层闪烁接收机;,IOSM代表除IOSD之外的GNSS电离层闪烁接收机;IOSG代表静止气象卫星电离层闪烁接,收机;IOSP代表极轨气象卫星电离层闪烁接收机;,h) index:固定字符,指示电离层闪烁指数数据;,i) txt:固定字符,指示文本文件,5文件结构,5. 1文件由文件头和数据段两部分组成。文件中每条记录占一行,用回车换行结束。示例参见附,录B,5.2 文件头用于存放与整个文件有关的基本参数,文件头从第1条记录开始,以“END OF HEADER”,记录结束。每条记录的第1列至第60列为内容,第61列至第80列为标签用于说明,5.3 数据段在“END OF HEADER”记录后开始,至文件结束,用于存放各类型观测值数据,6文件内容及格式,6.1 文件头包括接收机型号、文件名、编报台站的区站号、WGS84协议地球参照系下电离层闪烁接收,机XYZ坐标值、电离层闪烁接收机经纬度高度、文件第一个国际协调时制记录时间、观测数据的时间间,隔、观测数据内容和观测数据类型格式。记录格式遵照附录C表C. 1的规定,6.2 数据段每条记录包括国际协调时制观测时间的年、月、日、时、分、秒,电离层闪烁信标来源,卫星,号,卫星仰角,卫星方位角,包含环境噪声幅度闪烁指数,相位闪烁指数,修正幅度闪烁指数,信噪比,共,14组数据。记录格式遵照附录C表C.2的规定,2,QX/T 285-2015,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离层闪烁指数计算公式,A. 1幅度闪烁指数计算,包含环境噪声幅度闪烁指数,计算公式如下:,S4 =槡⑸ユ、];/" (……

……